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1节(1 / 2)





  大家伙都这么认为。

  要不是这样,为啥朱家人找上门时,杨宝生媳妇会动老鼠药。肯定是做贼心虚。

  在两个公安的求证下,杨宝生媳妇又有作案嫌疑,就把她带回了派出所询问案情。

  因为有人投毒,这事已经不是家务事了。牵扯到投毒害人,必须依法办事。

  公安把杨宝生媳妇带到派出所后,刚开始杨宝生媳妇不肯言语,不说实情。

  公安提到她儿子,“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。说实话可以争取宽大处理。”

  杨宝生媳妇估计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,到最后,交代了她的犯罪事实。

  事情的起因,还得从去年夏天开始说起。

  第56章

  杨宝生媳妇也生了个儿子,因为她上班, 没时间看孩子, 所以平时让婆婆照顾。当时杨东还没上学, 也整天在奶奶那里呆着。这样呢, 杨冬奶奶看孩子的同时还得做家务。

  去年夏天的某天,杨奶奶要做晌饭, 就让大孙子照看一下小孙子。杨冬应下了,杨奶奶就去做饭了。

  没成想,小孙子一不小心把放在靠床的写字台上的暖水瓶打翻了,暖瓶里有不少热水, 小孩子皮肤又嫩,当下把小孙子的皮肤烫的起了水泡。左腿的下半截烫的比较严重,看着烫的颜色通红。

  杨冬还是个孩子呢,哪会照顾好孩子。他看小弟在床上玩, 一时没留意, 没寻思会成这样了, 当时他就给吓蒙了。

  小孙子哇哇哭, 大孙子大声喊奶奶, 把忙着做饭的杨奶奶叫来了。看到当时的情况,可把她给吓坏了, 赶紧抱着孩子去治烫伤。

  伤在儿身,痛在娘心。杨宝生媳妇因为这事,对婆婆和前头留下的继子起了嫌隙。她埋怨两人没看好孩子,才让她儿子受了那么大罪。

  从那以后, 杨宝山媳妇把儿子还是交给婆婆看,但是她交代婆婆一定要看好儿子,不能再让冬冬看孩子。至于她对冬冬的态度,明显起了变化,基本不再跟冬冬说话。她只是看在丈夫的面子上,勉强多做口饭给冬冬吃。冬冬穿的衣服全归杨奶奶管。杨奶奶又不只冬冬这一个孙子,她还有别的孙子孙女外孙,照顾冬冬也就吃饱穿暖就行。

  因为杨奶奶和杨宝生知道为啥,劝过两句,见宝生媳妇没打骂冬冬,随即没再管。

  杨宝生媳妇在娘家作为老大,自小有照顾弟弟妹妹的经验。她总认为,冬冬没把她儿子当亲弟弟看,才疏忽导致她儿子受罪。她是个有事存在心里琢磨的人,越琢磨,越觉得是这么回事。

  后来她又听到厂里人嘀咕后娘难当,什么冬冬长大也得上学也得花钱娶媳妇……杨宝生媳妇听了人家的闲言碎语,越发不待见冬冬了。

  有天杨宝生媳妇翻找东西时,忽然看到藏起来的老鼠药,不只为何突然想给冬冬下毒的想法。她也没想一下子毒死冬冬。她听说过人种剧毒后可能会七窍流血。如果冬冬一下子被毒死,被人发现的话,她也讨不了好。

  杨宝生媳妇在冬冬吃的粥里,每次放一点点老鼠药,想让他慢慢身体虚弱而死,那样谁也不会发现她做的事。大家只会以为冬冬身体不好才病逝。

  可冬冬也不是没一个人关心,他还有姥姥呢。

  杨家用的老鼠药,属于低毒性的鼠药,所以过去大半年后,才在冬冬身上显出症状。比如胃口不好,牙根流血,身上有淤青等等。如果不是朱老太带冬冬去瞧病,或者是找的医生看不出中毒症状,说不定真以为他得了病才这样。

  如果那样的话,杨宝生媳妇做的事就不会有人发现了。

  也是巧了,正好周大夫见过类似的事,还跟朋友一起讨论过怎么解毒,冬冬才能保住小命。要不他顶多多活个几年,检查不出病因,还是会病死。

  案情了解清楚后,杨宝生媳妇虽然讲了实话,可确实犯了罪,最后被判了几年刑。主要是因为冬冬没有生命危险,才会判得轻。如果冬冬被毒死的话,她就得被枪毙。

  朱老太不放心冬冬,怕因为杨宝省媳妇进了监狱,杨宝生又没了媳妇,再对冬冬撒气,带冬冬会朱家住着。当然,冬冬的口粮也要了过去。花钱治病也找杨宝生要钱。他是冬冬的亲爹,又是他媳妇下的毒,该给钱。

  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,让大伙对后妈有的新的认识。怎么说后妈就是不行,不能指望后妈真心对待继子继女。

  这年月除了死了媳妇的男人,还真没几个离婚再找的,离婚的夫妻很少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后妈怎么都不如原配对待子女好。所以很多人就怕离婚后,子女会被后妈、后爸亏待,所以只能不离婚,打打闹闹凑合着过日子。一辈子为了子女而活。

  最近朱老太天天带冬冬到周大夫那里看病,天天有人问她事情的发展。朱老太把她怎么大战杨家夸张地讲了好多遍。

  朱老太还说:“冬冬才几岁,她孩子烫着也不能怨冬冬啊,再说了,人家杨大夫不是个给她孩子看好烫伤了吗。”

  朱老太提起烫伤的事,周大夫还真有印象。毕竟那么小的孩子烫伤面积那么大,很少见。

  周大夫有治疗烫伤的偏方药膏,很好用,他记得给孩子用了半个月后,只落下浅浅一层疤痕。孩子还小,会随着长大慢慢淡化疤痕,以后不会很明显。

  七彩对这件事也有看法。她觉得小孩子烫伤,大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大人。冬冬毕竟还是孩子,他考虑事情肯定不周全。孩子奶奶就算交代冬冬看弟弟,也应该安排好了再去做饭。至于投毒这件事,冬冬后妈太狠心了,她的孩子受伤明明是意外,为什么要把原因全归咎到冬冬身上?她投毒是有意为之,可见其心险恶,以后回来了,想必对冬冬更不待见。

  没妈的孩子像颗草。七彩觉得冬冬挺可怜的,师傅留给她的点心糖块,她会分给杨冬吃点。

  好像这件事对杨冬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,七彩觉得这孩子沉默得不正常。她拿一块桃酥给冬冬吃时,刚开始冬冬不好意思要,只是咽着口水摇头表示不要,等七彩硬塞给他以后,他也不叫给姐姐啥的,而是冲七彩笑笑,乖乖坐在一旁肯桃酥。

  朱老太:“这孩子可能给吓着了,现在都不爱说话了,我问他话他都不咋吭声,以前不这样的。”然后她又说教冬冬:“姐姐给你点心了,你怎么不说声谢谢,叫个姐姐。”

  冬冬抬头看了七彩一眼,嘴巴动了动,还是没叫出声,他又冲七彩笑了笑。

  过去大半个月后,杨冬身上的毒解得差不多了,身体不能说完全康复,但是也没留下太大的后遗症,只是脾胃虚弱,以后可能更容易生病,精心调养一段时间最好。

  可是现如今能吃饱饭就不错了,朱老太哪有条件给外孙调养。后来她手里有点好东西,会给冬冬留一份吃,这还让儿媳妇们有意见呢。

  原来,杨家不知怎么想的,提出让冬冬留在朱家,他的口粮也给朱家,另外,杨宝生每月给朱家五块钱,算是冬冬的抚养费。

  朱老太考虑三番后,他们老两口跟老大一家住,所以跟大儿媳妇商量了一下,最终同意把冬冬留在了朱家。

  可能因为七彩的善意让杨冬感受到了温暖,后来他经常过来找七彩。他来了也不说话,就静悄悄地站在七彩旁边,看七彩背医书或者是跟师傅学别的。

  七彩让他坐下,他就找给小板凳坐在旁边看,乖巧得不想一般孩子。

  七彩也不是一直学习,她抽空休息时,会试着跟杨冬说话。可能是出于同情心,或者是把冬冬看做小弟弟对待,七彩对他挺有耐心的。她见冬冬作者无聊,开始教给冬冬认字,后来又教给他数数,教一些一年级学的简单的加减法运算。

  杨冬没有七彩聪明,但他善于学习。七彩教给他后,他就找跟树枝,在院子里的地上比划着学写字。

  就这样,杨冬跟七彩学了一段时间后,竟然把小学一年级的生字都记住了。此外,他还跟七彩学了一些药材的名字,七彩学习时,顺便还教给他辨识药材,杨冬就学了一些。当然,他始终没有七彩学得快,学得多,但是已经很不错了。毕竟他是真正的孩子,能安下心来学东西,也挺不容易的。

  周大夫看小徒弟抽空教给冬冬辨识药材,没有耽误自己的学习,便没有阻止。然后周大夫这里,也成了杨冬经常来学习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