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5节(1 / 2)





  可惜她们却只是妾,若亲自出面招呼吴国大长公主她们,只怕她们会转身就走,还会骂国公府张狂,拿小妾出来与正妻平起平坐。

  曾退之说不出的郁闷,她们中任何人都可以担起正妻之责,若是早先娶的是她们......

  也不行,她们的家世门第太低,阿娘不可能同意她们进门,虽然阿娘自己也家世不显,对儿媳的要求却不同,当年还打算让他尚公主。

  后来阿爹不同意,硬压着去向明家求亲,后来明家出了事,阿娘将已经去世的阿爹骂了几天几夜。

  曾退之怔怔出神,神情变幻莫测,最终又咳了咳道:“吴国大长公主的嫡孙媳妇孙氏,娘家有个庶出的堂妹,其父在江南做知府,她与阿娘留在京城伺候长辈,没有跟着一同前去。

  前些时候见到吴国大长公主,她说府里孩子太少,多子多孙才多福,孙氏的堂妹人温婉可人,虽说是庶出,却自小养在嫡母跟前,教养福分那自是一等一的好。让她入府,也能给阿娘冲冲喜气。明日她也会来,你多看顾着她着些,别冷落了新客失了礼数。”

  明令仪倒是愣了下,曾退之还未正式升官,京城里的人已经闻风而动,把他看成了块香饽饽。府里已经有了两个姨娘,再加上要进来的孙姨娘,三人凑在一起那真又有得热闹了。

  她微笑着道:“先要给国公爷道声恭喜,只盼着孙姨娘进府能为国公爷开枝散叶,老夫人也能早日好起来。”

  曾退之见她神情坦然,看不出丝毫的勉强,想起先前纳李氏她们,她虽然没有大吵大闹,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了好几天,他陪尽小意才终于哄好了她。

  他心中说不出的怪异,兴许是明家不在,她没了闹的底气,再说今非昔比,他不过是随口一提,她同不同意又有什么紧要?他不再多想,站起身道:“你早些歇着吧,明日可机灵些,别闹出笑话来。”

  明令仪起身送他离开后,也去净房洗漱,既然曾退之开始要脸,那正和她意,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,总不能一直困在偏院,也可以趁这次机会之后,能出去走动。

  后宅连着朝堂,夫人们有时一句话,透露出来的消息比千辛万苦去查到的还要真,说不定能寻到办法让明家早日回京,也不用霍让那般辛苦。

  洗簌完后明令仪试穿了下新衫,她人清瘦,不管是上衫还是裙子都大了许多,秦嬷嬷扯着不合身的地方,急得满头大汗:“哎哟夏薇快去拿针线来,我抓紧功夫改一改,这般穿出去就是个笑话。”

  赵姨娘与许姨娘当着家,衣衫头面都是经她们手送来,若是照着寻常,管事嬷嬷就不该直接交到秦嬷嬷手上,而是会跟着前来候着她试衣。

  看衣衫是否合身。有不妥贴之处好及时让府里的绣娘去改。只怕她们早就打着要让她出丑的主意,又不过是囫囵应付一下曾退之而已。

  明令仪倒不生气,摩挲着锦缎料子,改小也是折一部分进去,那样倒更难看。她沉吟片刻道:“不用修改了,夏薇你去拿根杏黄的丝涤来。”

  夏薇从箱笼里拿来丝涤递给明令仪,她将丝涤往腰上一系,原本纤细的腰身更显得不足盈盈一握,靛青衬得雪白的面孔白得发光,她人又高挑,原本不合身的衣衫,竟让她穿出了仙气飘飘的味道。

  “夫人真好看,跟那戏文中的仙女似的。”夏薇先是第一个兴奋地捧场,秦嬷嬷也总算松了口气,眼神慈爱又开心,盯着她瞧得挪不开眼:“总算有了未出嫁时的模样,哎哟,可多年未见到过了。”

  明令仪脱下衣衫指着头面直笑:“这些戴上去,不只是仙女,还是富贵人家的仙女。”

  日次早上秦嬷嬷给她梳好头,拿着金钗半天都下不了手往她头上戴,抱怨道:“这一戴上去,还以为是刚发了横财的乡下富绅进城显摆来了呢。”

  夏薇听得咯咯笑弯了腰,明令仪也被秦嬷嬷逗笑了,劝着她道:“没事,我压得住。国公爷一片苦心,我怎么能拂了他的意,今日可是他的大日子呀。”

  用过早饭之后,明令仪就带着秦嬷嬷去了靠近湖边的院子,丫鬟婆子穿戴一新,喜气洋洋又进退有度,赵姨娘与许姨娘忙着站在两旁,各自忙着指挥丫鬟婆子挪动摆放屋里屋外的花。

  开得正盛的蝴蝶兰摆在条几上,花瓶里插着从湖里剪来的荷花花苞,敞口缸里养着睡莲,再加上屋角的茉莉花盆等,她一时以为自己进了花房。

  赵姨娘穿着鲜亮的鹅黄衣衫,头上发髻嵌着小巧的金紫丁香,额头的只余下淡淡的伤疤,贴了梅花花钿在上面。虽然比受伤前瘦了些,一笑脸颊的梨涡更深了些,娇俏中又添了些柔弱,看上去更为楚楚动人。

  她眼神复杂,打量着与从前判若两人的明令仪,上前屈膝施了施礼。

  许姨娘今日穿得稍微素净些,只一袭月白衫裙,戴着整套的珍珠头面,清雅之外亦多了些温柔。她亦难掩自己的惊讶,眼神直直盯着明令仪,见赵姨娘施礼才回过神,忙跟着见礼。

  明令仪颔首点了点头算是回礼,心中感叹两个姨娘这段时日又更进了一层,尤其是赵姨娘,将先前两人的翻脸揭了过去,当做无事发生一般。怪不得她能胜出,亲生儿子做了国公府嫡子,以后好继承偌大的国公府。

  片刻后客人就已陆陆续续到达,明令仪站在门口,赵姨娘与许姨娘恭敬立在她身后招呼迎接。来人见到她出现都有些意外,摸不清状况只笑着客套几句,就进了屋字,寻了相熟的人坐在一起吃茶说话。

  林老夫人与吴国大长公主前后脚同时到达,明令仪上前施礼相迎,林老夫人笑着还了礼,对身边的吴国大长公主介绍道:“这是明夫人,你先前还没见过吧?”

  吴国大长公主头发花白,虽然上了年纪,还依稀能看出几分年轻时的美貌,只嘴角下拉着,眼神凌厉又不苟言笑,面相看上去有些凶并不好亲近。

  她毫无顾忌抬眼上下将明令仪仔仔细细看了个遍,半晌后才点点头道:“看上去还还不错,只是先前听说你一直闭门礼佛,我们这些老婆子礼佛还说得过去,年轻礼佛,就不知是逃避还是真正受了菩萨点化,不过如今你能出来,倒也是好事。”

  林老夫人笑着打圆场,拉过吴国大长公主身后的小姑娘,嗔怪地道:“你看你,开口就是训斥,这人都还没有认全呢。明夫人,这是公主孙媳妇孙氏娘家妹妹小孙氏,听说定国公府里荷花开得好,她最喜荷花,便跟着前来,说要看看是定国公府里的花开得好,还是英国公府里的花开得艳。”

  小孙氏生得明艳,杏核大眼灵动有神,此时正好奇地看着明令仪,曲膝施礼后清脆地道:“还希望明姐姐不要嫌弃。”

  明令仪见她已经开始姐妹相称,而且话中有话,心里只感慨不已,曾退之真是艳福不浅,姨娘们真是美得各有千秋。

  她也笑意盈盈回了半礼道:“妹妹说笑了,府里大门敞开着,你想什么时候来都可以。”

  吴国长公主这才微微露出些满意之色,一行人往花厅走去,坐下来吃茶说话。没一会管事嬷嬷上前,躬身道:“夫人,前面晋哥儿已经在祖宗面前磕了头,上过了族谱,奶嬷嬷已经领着他过来,说要再给母亲磕头敬茶。”

  明令仪点了点头,吴国大长公主放下茶杯,语重心长地道:“国公府里如今还只有两个儿子,你不能生育,迄今更是连个嫡子都没有。幸好你能守着妇道本分,姨娘的孩子也是国公爷的孩子,你养在膝下就跟自己生的一样,到老了也能孝顺你,替你养老送终。”

  “是,长公主所言极是,府里的孩子都得唤我一声母亲,跟我亲自生的也无甚区别,我定会悉心教导。”明令仪神色如常,态度恭敬又谦逊地回答。

  片刻后奶嬷嬷牵着晋哥儿走进来,教着他道:“这就是母亲,晋哥儿快上去给母亲请安磕头。”

  丫鬟在晋哥儿面前摆上了蒲团,他今年虚岁六岁,生得肖似赵姨娘,只一双丹凤眼像极了曾退之,转动着眼珠子先看了一眼立在明令仪身后的赵姨娘。

  片刻后他就收回了目光,紧紧抿着嘴,像是赌气般跪下来咚咚磕了头,接过嬷嬷递来的茶奉上头顶,瓮声瓮气地道:“儿子给母亲请安,请母亲吃茶。”

  晋哥儿满脸明显的不情愿,明令仪当作没有看到,接过茶笑着道:“无需多礼,快起来快起来。”

  嬷嬷忙上前扶起了晋哥儿,明令仪从秦嬷嬷手里拿过荷包递给他:“拿去玩吧,以后须得听先生的话,认真读书习字。”

  他伸手接过去又道了谢,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,然后飞快打开了荷包,手里拿出颗打成花生状的银锞子,抬头天真地看着明令仪,稚声稚气地道:“母亲,是因为你太穷了,所以不被阿爹所喜,我以前才没有见过你吗?”

  屋子里的客人们神色各异,林老夫人忙垂头喝茶掩饰,吴国老夫人眉心拧成一团,猛地回头看着明令仪。

  赵姨娘自己的亲儿子做了嫡子,以后能做这府里的老封君,本来是一桩大喜事。可她见到自己的亲生骨肉跪下来给仇人磕头,还要唤仇人为母亲时,心中除了难过,先前的那些恨怎么都掩饰不住地翻滚。

  听到晋哥儿为自己出头所说的话,赵姨娘如三伏天吃了冰雪凉水般,心头说不出的痛快,那些恨意瞬间消失殆尽。就算叫你母亲又怎样,他终是从我肚皮里钻出来,以后孝顺的也只是我!

  她忙对奶嬷嬷使了个眼色,站出来曲膝施礼道:“夫人,晋哥儿还小,平时他在我跟前时极为孝顺懂事,估摸着是初次见你有些怕生,妾身代他给你赔不是,你千万莫与一个孩子计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