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慵来妆第127节(1 / 2)





  她又听了一会,医馆里的人附和着小伙计一起抱怨,却再没有什么别的有效信息。

  “奶奶,我们要不要进府衙去?”向实跃跃欲试。

  许融摇头。林信不一定在里面,且他明面上要赈灾,暗地里又要探查庆王,两桩都是要紧公务,她则为私事来此,时机未到,不适合与他碰面。

  “我们先回去吧。”

  回到客栈以后,许融理清了思路,下令:“向实,你去查清平凉知府的动向。”

  向实愣了愣:“奶奶,不管王府那边,先查他?”

  许融点头。她直觉这点很要紧,在这种时候,平凉知府只要还有一点将功折罪想保住官帽的意识,都该积极出面安抚百姓才对,居然好一阵子没踪影,实在不寻常,也——不太妙。

  许融又吩咐那报信小子,叫他去看是否能与小柳先联系上,若不能,不要勉强,午时前就回来。

  向实与那小子分头出去了。

  许融带着余下的人在客栈内休整,眼瞧着正午将至,派往小柳那边的小子没见影子,向实踩着飞一般的脚步一头扑进了客栈里:“奶奶,那个狗知府失踪了!”

  许融倏地抬头:“失踪?”

  不露面,跟明确失踪之间差别是很大的。

  向实点头:“府衙那边乱起来了,许多买不着粮的百姓往那汇聚,要知府出来开仓放粮,人聚得越来越多,知县都接到消息赶了去,府衙里却仍是没有一点动静,人群乱纷纷的,有人就骂狗官还不出来,是不是逃跑了,知县居然无话可答——”

  “这是弃土,他居然敢!”许融坐不住了,站起来踱步。

  身为地方官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守土,擅离职守是大罪,平凉知府又有瞒报灾情的前科,两罪并罚,不只是乌纱帽的问题了,他帽子下的脑袋都难保。

  “我们去看看。”

  她往外走,白芙忙拿着帷帽追上去。

  许融戴上,边走边问细节:“知县去了?那百姓不叫他放粮吗?”

  常平仓是朝廷的一项德政,不但州府,县一级也有设置的,平凉府这里府县同廓的情形要特殊一些,但依律至少平凉县的这一座常平仓是该知县直管的。

  向实回道:“也听见有人嚷嚷了,不过现场人太多了,那知县快叫挤得贴到门板上去了,还有人骂他做不了主就滚开,我看他没工夫回话,就回了,也没人听。”

  许融点头。

  百姓们只要粮食,拿不出粮,说什么都是白搭。

  几句话的工夫,他们赶到了府衙,乌泱泱的果然全是人,这次他们连药馆都走不过去了,只能遥遥地看着。

  此地民风本有几分悍勇,就这一会儿工夫,局面比向实报时又要严峻了一些,已有人振臂高呼:“乡亲们,我们冲进去,把狗官揪出来,叫他放粮!”

  “走!”

  “冲进去!”

  民怨如沸水,已经滚开,只等一粒油花溅入——

  “钦差大人到!”

  开道的锣鼓声铿锵响起,人群有片刻寂静。

  循着声响转头,只见街道的另一头,简单的仪仗后,一个年轻的青袍官员随轿快步走来,他的形容竟比被百姓们围堵的平凉知县好不到哪儿去,满面的汗,额上颊边都有灰记,黑靴成了灰靴,青袍上溅着泥点,唯一还像样的,就是行走间挺直的肩背。

  轿子在离人群有一段距离时,停了,轿帘掀开,出来的是一个着绯袍的中年人,除了官服颜色及年纪外,他整体看上去与青袍官员差不多,一般邋遢,眉宇间的倦色还更重。

  ——这两位正副钦差自打来了,日日在外奔走,视察安抚民心,百姓们是常见也知道的。

  气氛紧张、僵持中又出现了一丝隐隐的犹豫。

  处在人群最外围的许融自然而平静地领着白芙和向实往后退了退,道:“钦差大人来了,大家让让吧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有人带头,那丝犹豫终于变成了松动,百姓们向两边分开,留出了中间通向府衙的一条道来。

  周佥宪稳重举步。

  林信震惊地定在原地。

  许融掀开帷帽一角,向他眨了眨眼。

  林信闭了下眼,才跟上周佥宪,过她身边时,低低地丢下两个字:“快走。”

  第122章 入府

  “郑知府突发疾病, 才未露面,待他好转,就将主持开仓事宜……”

  “……大家先回去吧, 有本钦差在此,必不致使平凉断粮……”

  在周佥宪的许诺及劝慰之下,聚集的百姓们终于渐渐散去了。

  许融也回到了客栈里。

  她心中徘徊着林信那一句警告, 若有所思——看来,此地情况比她想的还要险一些。

  “奶奶是为庆王犯愁吗?”白芙发问。

  已经午后了, 派出去的小子还没回来, 也不知道究竟怎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