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霁月清欢第64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啊?真的?”

  “嗯。”

  邓氏走出门,看着自己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长子牵着个小童徐徐走来,不由得惊讶瞠目,“雪滢,你在教会他过日子。”

  曾经的长子,是不可能替谁带孩子的。

  宁雪滢倚靠门边,闲闲看着脸色铁青却任命拉着小童的男人,发觉这人有千面,比卫湛还难以捉摸。

  大同镇。

  在连续剿了三座山寨后,禁军士气高涨,季懿行也因表现勇猛又活捉了一名山匪头子而立功。

  宁嵩在得知这个差点成为自己女婿的年轻小将的功绩后,没有如同好事者所设想的那样从中作梗,而是大大方方给予了奖赏。

  还不到大规模论功行赏的时候,宁嵩让部下送了件袷衣过去。

  即便不是自己的乘龙快婿,宁嵩也不介意年轻有为的新人脱颖而出。

  袷衣可御寒,季懿行又一连数日没有更衣,身上由母亲葛氏亲手缝制的棉衣因翻山越岭早已破旧不堪。他道了谢,捧着袷衣走进帐篷。

  小跟班打帘跟了进去,“呦,是宁总兵叫人送来的啊!”

  季懿行侧头,示意他闭嘴。

  露出上半身的男子健壮挺拔,小跟班岔开话题笑道:“老大,你生得精壮,若是跨马持戟,一定很威风。”

  戟?

  季懿行使刀,但也知使戟威风,“替我取来。”

  说着,他将上衣系在腰上,露出古铜色的上半身走出营帐。

  小跟班站在一排兵器架前朝他投掷出三叉戟,“老大,接住!”

  季懿行稳稳握住,在萧萧寒风中挥舞起来,身姿矫健,身手了得,吸引了其余午休的将士。

  有资历差不多的武将撇撇嘴,“就他最显眼,有那个力气,去抓玄铁寨的寨主啊!”

  那是大同镇一带所有山匪的头领,也是致使大同镇官兵、百姓不得安宁的祸害,正是昔日的承戟侯尹轩,曾官拜兵部左侍郎,后被贬为驾部主事,只因发妻被皇帝看中。

  后来,贤妃郁郁病故,尹轩辞官销声匿迹,再后来,在大同镇一带落草为寇。

  宁嵩带兵几次铩羽而归。

  尹轩精通兵法,将山寨建造在易守难攻的险峻地势,手握不少火铳,近亲的下属又全是亡命之徒,一个比一个疯。

  深知尹轩过往,宁嵩几次劝降不成。

  此番前来增援的禁军都知皇帝下了口谕,砍下尹轩头颅者,官升三品、赏金百两。

  寒冬腊月虽艰苦,但将士们斗志激昂,尤其是急于立功也好在武将中脱颖而出的季懿行。

  与尹轩的交锋发生在傍晚,金乌西坠,残阳如血,笼罩荒芜坡地,渲染凄楚。

  为了立功,一名禁军将领不顾宁嵩阻拦,又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,无视了监军的太子,带领部下冲上山寨。

  季懿行等人作为接应潜伏在山脚下,只等山坡上传来军令。

  小跟班背靠山坡抱怨道:“此番必定拿下尹轩,陈将军怕不是想独吞功劳吧?”

  季懿行面上稳如松柏,但心中起了抢功的念头,打算伺机行动。

  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,一旦抓住尹轩,可官升三品,必是扶摇直上。

  打入仕起,他就是野心勃勃的,没打算一直屈于他人麾下。

  被说急功近利又能如何?

  谁不是看结果不看过程?

  小跟班没有季懿行的心机,抱怨起今日的天气,“真冷啊,若不是宁总兵磨磨蹭蹭不敢强攻,咱们何至于来此遭罪?”

  话音未落,险峻的山头突然响起轰鸣,响彻云霄,惊飞山中群鸟。

  嘶吼和痛呼声此起彼伏。

  季懿行猛地站起,瞭望山顶,见火光冲天,深觉不妙。

  “糟糕,中埋伏了!”

  狡兔三窟,尹轩转移了据点,燃爆了这座山寨!

  其余兵卒也纷纷起身,慌了阵脚,“要上去支援吗?”

  黑烟滚滚飘下,即便能救回一部分将士,也都是重伤者,说不定还要搭上自己的性命,季懿行退后一步,磨磨后牙槽,“撤!”

  离去时,连绵山峦,回荡着禁军将士痛苦的喊叫。

  季懿行握紧拳头,第一次品尝到轻敌以及不听劝的苦涩。

  回到驻扎地前,季懿行命令所有人以雪泥擦面,又燃尽枯枝蹭在发丝和衣袍下,做出支援后不得已撤离的假象,并串通了口径。

  他们是部下,听命于主将,主将阵亡,太子未必会追责小喽啰。

  事实也是如此,太子虽愤怒,但没有问责,还派出军医替他们查看伤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