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朝暮入我心第44节(1 / 2)





  身后的灼灼目光叶煦不是没有感受到,来前他也能够猜到天色已晚秦桢不会开门迎客,可听闻沈聿白前来的刹那间,心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带着苏霄那块毛料赶来,既有借口,又不会显得贸然。

  可他没想到会在这儿碰上沈聿白,甚至提及了三载前的事情。

  叶煦呼吸沉了几分,侧眸瞥了眼仍然等候在原地笑而不语的沈聿白,薄唇紧抿着往另一个方向离去。

  他的身影消失于夜色之中,沈聿白僵直的背脊方才动了下,翻身上马离去。

  马蹄踩踏地板引起的声音在静寂深夜中异常地清晰,清晰到墙垣内的秦桢耳畔再也没有回荡那道声响,万千思绪逐渐活了过来。

  守在她身侧的闻夕咬了咬唇。

  这儿院落与院落之间的街道不能说狭小,但也算不上宽敞,又是在静谧无垠的深夜之中,仅仅是隔着一道墙就能将所有的话都听入耳。

  秦桢本是听到逸烽的声音才停下步伐来,沈聿白会派人探查过往三载生活这一点并不在她的意料之外,真正在她意料之外的是他和叶煦的对话。

  两人间的对话稍显含糊不明不白的,都带着试探之意,可落在她心中宛若一石惊起千层浪。

  “姑娘,叶公子……”

  “凡事都不能够听信一面之词,叶煦的性子你我这些年都稍有了解,就算他真是有意接近我,这些年也没见他做出对我不利的事情,至于他在为谁办事——”秦桢顿了顿,清亮的眸子在烛火的照射下反射着点点光亮,“与我无关。”

  叶煦是在为谁办事,这点她管不着,也不是她要去担忧的,倘若要说是刻意接近她为其他人办事,没有确凿证据之前,她不会着意去疏离他。

  秦桢自己心中有杆秤,不会是个人往秤中加码她就会任由秤砣后移,秤中加码的事物是非好坏,她自己也会斟酌。

  “这三年叶公子确实没有做过伤害姑娘的事情,倒是帮了姑娘不少忙。”闻夕回想了下这三年和叶煦相关的桩桩件件,不好的事情聊胜于无,倒是帮助姑娘多一些,但她也不大明白,“您为何不开门让叶公子入院中小坐,以世子的性子,若您让……”

  说到这儿,闻夕顿住了。

  她看到姑娘神色不太好。

  秦桢后知后觉地意识到,闻夕跟在她身边这些年不曾经历过感情之事,她唇瓣微启嗓子却是紧着的,好半会儿才发出声音,顺着闻夕的话道:“我无心于他,若是将他拉扯进来,岂不是给了他人些许期冀,期许着总有一日会成真。”

  更何况,以沈聿白的性子?

  沈聿白的性子这三年变成了何样,现下也实在是说不清了。

  而且现下时辰也不早了,若真是让叶煦入了这道门,孤男寡女,于情于理都不合。

  闻夕懵懂地点点头。

  秦桢看了她许久,抬起手将她头上稍稍歪了些许的木兰花簪子插好,道:“是我耽误了你。”

  本就懵懂不解的闻夕听闻这句话更加地茫然,眨着眼眸。

  秦桢笑着,落下的手顺手捏了捏她的双颊,“我不认识什么男子,改些日子我去寻姨母,为你找个好人家。”

  闻夕懵然的眼眸怔了许久,白皙的双颊霎时间染上粉嫩的余晖,但也仅仅是一瞬,下一瞬就立即白了起来,“姑娘这是不想我跟在您身边,是我刚刚说错了什么吗?”

  “没有,你没有说错什么。”秦桢探身牵起她的手心,带着她往里走,“只是忽然想到你年龄也到了,也是该寻个人家好好说道说道。”

  京中的高门丫鬟也多是二十出头的年龄寻儿郎,若不是跟在自个身边远离了高门府邸,以沈国公府的水涨船高,闻夕怕是不到二十年华就会有人前来议亲。

  “我跟在姑娘身边就很好,没有在吃苦,也是落得好去处。”

  闻夕抿唇说着,眼眸中闪烁着水光,委屈的模样就好似秦桢不要她似的。

  秦桢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,“没说你跟在我身边不好,但是哪能用我的生活一直栓着你。”

  她是她,闻夕是闻夕。

  她们虽主仆多年,但追求的事情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同。

  别说是不同的人,就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的状态下都是不同的思想。

  就好似秦桢以前满心满眼都是沈聿白,所做的许多事情第一时间所想到的人也都是他,就算是平日里在院中修整玉雕时脑海中也会不自觉地浮现他的身影。

  她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是一份不对等的感情。

  处于这份情意高位的沈聿白不曾低下头看她半眼,她却始终抬起头仰视着他,而他对自己毫无情意。

  不然时至今日,沈聿白也不会没有发现,实际上她的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是雕刻玉石,而仅仅是认为她喜欢玉石,偌大的玉雕屋在她离去前就大剌剌地存于宣晖园,他丝毫不清。

  秦桢躺在床榻上,睁着眼眸望着漆黑无光的帐幔,沉沉地叹了口气:“傻子。”

  这一整日经历了不少的事情,心思繁杂本以为会甚难入睡,可谁知才将将闭上眼眸就已然昏睡过去。

  歇下得早翌日醒来的也早。

  秦桢洗漱结束时,初升的朝阳将将露出头。

  不大不小的院落被朝阳和朦胧光亮切割成两处,一侧漾着朝阳的余晖盈溢着点点亮光,另一侧则被朦胧雾气覆盖,枝叶上的缕缕水光不紧不慢地聚集在一起,滴答坠入灌木丛中。

  伫立于院前的秦桢看了许久,回到书房中取来包袱装上笔墨纸砚,寻出匣子中的绘满瑶山之景的宣纸装好,给闻夕留了张信笺后踏着斜斜朝阳而去。

  待到瑶山山脚时,朝阳已然将整座山峰覆住,这些日子天气甚好,前来爬山的世家们也不少,上山路上偶尔还会遇到年岁不过十三四的小姑娘们娇笑玲珑的声音。

  秦桢此次前来也是为了观察瑶山西南角的灌木丛,才走到目的地不久,就瞧见了道略显眼熟的身影。

  苏霄也没有想到会在这儿遇见秦桢,他扔开手中带有荆棘的树枝,“秦姑娘怎么在这儿,也是来踏风吗?”

  熟稔的语气像是相识多年。

  秦桢唇角微扬,“想着今日天气好,出门看看。”

  “看来姑娘家都是这么想的。”苏霄扬起下颌,眼眸掠了眼她身后不远处的位置,笑道:“幼妹一大早就哭闹着要我带她和友人来瑶山踏风,这不,天色还没有亮就从家中赶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