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9节(1 / 2)





  又怎么能不哭?

  不论是夫君、长子的生死难测,还是自己与次子的祸福难料,随时随地,都能让她大哭一场。

  .

  经了这一阵,大老爷也察觉出了端倪:自己督办漕运的差事,孟观潮看起来是勉为其难,其实是从那时起就给他下了套,给他,真就钻进去了。

  他不在帝京期间,明里暗里交好的人,都被孟观潮拿捏住了软肋,但凡手里握有他诟病太傅凭证的人,都会在紧要关头跳出来——当下、之前的一出一出,不过是小打小闹。

  他确信无疑。

  老四最是暴躁,可也最沉得住气,他比谁都清楚。

  沉不住气的人,带不了兵,打不了仗,更不能有例无败绩的荣耀。

  可是,大半年前设了局、挖了坑,到现在才让他往里跳——怎么想都不对劲。

  是因为宫里、宁王那些不知道是什么的是非惹得老四乱了布局,还是,他这一整年都在因势利导地布局?——若是前者,他可不大相信,又不是军国大事,老四便是暴怒,也会存着一份清醒,不会乱了方寸;若是后者,那么,是不是要追溯到西北跳着脚地清君侧时期?——老四从来是把大事小事放在一起谋划的做派,只是,他的所谓大事、小事,每一日都有不少,局外人看不住的是,他会利用哪一件。

  若事关西北,那么,靖王回到帝京,便也是有缘故的,说不定,是甘愿被老四利用一回,从而在人情账上扯平。

  可若真如此,事情就真的很棘手了,他能走的路,只有一条。

  很明显,老四都动用一位王爷了,定是打定主意要置于他于死地。其次让他心慌的就是,西北两位总兵一直没有定罪,还在牢狱之中,与他们两个有牵连的官员亦如此。

  一群侵犯齐齐栽赃污蔑他的话……就算神佛显灵,恐怕都不能从老四手里救下他。

  从老四九岁起,从九岁的老四就差点儿杀了他那次起,他就知道,父亲的继室生下的简直是个妖孽、祸害,不论如何都不能留。

  这么多年了,在老四位高权重之前,一直变着法子暗算、暗杀,却无一次成事。

  父亲病故之后,尤其又发过那样的毒誓,他就想着,老四定然是当真了。

  老四是言出必行之人。

  由此便想着,他与二弟、三弟、子嗣不妨韬光养晦,等到太傅终于犯了权臣自大狂妄贪财的过错之后,他们的羽翼也已丰满,足以与之抗衡。

  哪成想……

  大意了,算错了。

  从老四亲手击碎老三周身重要关节的时候他就知道,算错了。

  孟家的老四,根本就是一头嗜血的狼。根本不会在乎发过怎么样的毒誓,亦根本不曾忘记过与他们兄弟三个的仇怨。哪怕一日,恐怕都不曾放下。

  毋庸置疑,老四已经占尽先机。

  是以,他能选择的路,不过是破釜沉舟。

  他能指望的,是靖王,和两广总督。

  只要两广总督用心斡旋,便能保住他与二弟。

  至于两广总督是否情愿,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康清辉已经来到帝京,在他掌控之中。两广总督若是能豁出嫡长子的安危,他认命。

  至于靖王,算计起来,其实最是容易。

  靖王,自有他的软肋。寻常人不知,只是中了靖王府的障眼法。

  第59章

  进到腊月, 靖王妃每隔一两日就派人送一份请帖到孟府。

  前世, 因为从无往来,见面都少,靖王妃在徐幼微记忆中, 并没留下多少痕迹, 只知晓是少见的纵着夫君收揽美人的女子, 孱弱多病, 颇有经商的天赋。

  徐幼微不知道她前世是何结局。

  靖王妃与观潮是旧识, 除非一门心思要追随靖王而去, 否则,在靖王服毒自尽之后,原冲总会对她网开一面。

  徐幼微对靖王妃没有任何偏见, 甚至于, 上次相见时印象颇佳,只是真的没空相见——上午送林漪到原府,担心孩子到了新的环境不适应,起初一段日子,便在近处陪伴,让她心安。加之原府女眷和善、孩子们可爱,她非常喜欢和婆媳几个一起哄着孩子们玩儿。而到了下午, 之澄要腾出一个时辰左右指点她。母女两个每日回到家中,已是申时左右。

  靖王妃却是个妙人,每次差人送请帖过来的时候,总会附带一样精巧的小礼物, 或是给太夫人或徐幼微的,或是给林漪的。

  一来二去的,徐幼微便有些过意不去了,等林漪完全适应了原府的环境之后,忙带上礼品,去了靖王府。

  靖王妃等在内宅的暖阁,见到徐幼微进门,便站起身来,歉然地欠一欠身,“劳烦四夫人移步,真是罪过。”

  徐幼微便也行礼打官腔:“殿下这般礼遇,臣妇着实惶恐。”

  靖王妃笑道:“那些琐碎的场面话,我们就省了吧。快坐下说话。”

  徐幼微笑着称是,落座后,照实说了这才前来做客的原由。

  “原来如此。”靖王妃道,“我不知你家里具体的情形,也不好叫人探听,贸贸然登门的话,又实在失礼,只好隔三差五地送帖子过去扰你。”

  徐幼微问道:“可是有什么吩咐?”

  “自然没有。”靖王妃笑道,“上次相见,觉得你很是招人喜欢——别怪我托大,我年岁比你大一截。我就想着,我们应该投缘。至于王爷、太傅之间的事,随他们去,与我们无关。”

  徐幼微由衷地笑了,“我也是这样想的。”靖王妃言辞间的直率,是她所欣赏的。另外,想到今生与自己投缘的原四夫人、靖王妃,都比自己年长几岁,算得一桩趣事。

  品茶时,她听到了悠扬婉转的琴声,弹琴之处应该离暖阁不远,所以,能清晰地听到,又不会被琴声影响说笑。

  “是一名侍妾在弹琴。”靖王妃道,“她琴艺还不错吧?”

  徐幼微诚实地道:“很不错。”